简而言之,电可分为AC/DC——交流直流,老牌摇滚乐队的名号怎么也超不过常识。
有预言称:2025年新能源汽车就将取代内燃机一统江山。这个必须信,还有5年。试想5年前,多少房子现在看简直是“白菜价”。时间真是金钱,而尝有陈词滥调:金钱非万能(MoneyFor Nothing)
这是“恐怖海峡”乐队的名曲。
电动车没有噪音的高性能,总被误以为是最当代的潮流,但这确实算“回潮”——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真就是纯电动汽车。
1886年奔驰那台以汽油为动力的“三轮儿”确实是世界上第一部“内燃机”汽车。不过有史为证:1873年,一个苏格兰人——罗伯特达维德森就发明出了使用铁锌电池作为动力的车,遗憾的是不能充电。后来这行业发展不止,到1890年时,全世界内燃机动力的车还少于电动车。
电池技术一直是制约电动能力的瓶颈,再就是能源技术对石油的倚重,内燃机技术很快就统一了地球,直到今天面对人类自身的危机,电动技术又一次被祭起。
除去左右逢源的双擎动力,纯电汽车里特斯拉为执牛耳者,别人欲捧PPT蟾宫折桂以扰视听之时,它的货往那儿一搁——别提钱啊,选谁不言自明。我们对它的意见集中在价格上。
特斯拉上的电机就是特斯拉发明的,这是中学物理送分题。尼古拉·特斯拉(Nikola Tesla)所发明的感应电机原理上一直都没有变:定子和转子,作用后达成功率输出。特斯拉所采用的交流异步电机既没有电刷也没有永磁体。
天地不能充电,动力必须是来自体内。特斯拉的电池组就有900公斤,85KWH的容量,16组电池组串联,每组电池组由444节锂电池,每74节关联而成。总共是7140节锂电池。不是交流电机么?对啊,先得转换成交流电。那么就需要另外一个核心成员——逆变器。如果电机是心脏,逆变器就是大脑——除了交直流转换,它还控制控制电动机的功率输出。“堆电车”就是把电池堆起来提高续航里程,特斯拉的电池配比技术,由在内达华州的“超级电池工厂”(Gigafactory)生产的圆柱形锂电池,让特斯拉Model S 75装75kWh的电池就可以跑469km,那么装150kWh的电池是不是就可以跑900km呢?相比较,其他厂商的短板也正在于电池电控技术。
虽说是电动车,可以总得动力输出为驱动力。电机像引擎一样,通过齿轮箱让轮子滚动。能量回收系统还可以将电动机切换为发电机,达成更好的理想里程。至于差速器、制动系统等,不能说几乎就是传统衍生发展。最核心的技术中,电动车已经用软件取代了复杂的机械硬件系统,也是集束了可以接驳互联网而进入智能控制的一个方式。
这方式很理想,理想到除了电的来源,别的无可挑剔。几年来,越来越多的技术一再背书:这不是唯一的路。电动和电动之间,还是有着不明朗但明确的差别。我们都知道“能量守恒”,也都明白发电的种种代价,以及目前技术对电力来源的依存状况。插座上的电本身就是可疑的。北京的天很蓝,那么那个发电厂的天怎么样呢?
电动车领域的另一个阵营,就是以丰田氢燃料电池技术为基石的一派。这个领域里,丰田已在申请了15867件相关专利,燃料电池领域申请的专利数量达到9671件,占总数量的61%。三星、现代、通用等其余厂商申报总量也只有他一家的七成多。这首先是优势,又可以说是危机——过于明显的技术优势,木秀于林,风必摧之。站在国家战略层面,这并非危言耸听。
什么都不是唯一的,一家独大的谋划雄才大略,可终有做大一日,再反手掣肘,任谁想来都怕。只要使用、推广氢燃料电池技术,仅仅绕开丰田就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了。但日本的技术如果遭遇壁垒无法拓展,那也是这项技术的灭顶之灾。不过特斯拉最怕的“一瓶水”(氢燃料电池技术的排放是水)——丰田燃料电池车Mirai,也许就要在出品在北汽手里了。
眼下,北汽旗下的福田将明确致力于燃料电池车的进一步研发,把丰田燃料电池车使用的燃料电池装置及储氢罐进行商品化尝试。多一个纯电动以外的选择,就是减少一半的风险。投桃报李,丰田还会免费开放约2.4万项电动车技术专利。
相比纯电动汽车来讲,氢燃料电池的使用过程与传统燃油车更加类似,加氢时长与加油相当,而且续航里程与与燃油车伯仲之间。但是氢气的运输、储存,加氢站的建立都是一系列的问题,整个系统的战略实施也是一个漫长的论证过程。
人工智能肯定不是个噱头。曾经的国际象棋国手李擎告诉我:如果说计算机的国际象棋计算还是大数据的经验累积的话,算不上人工智能,那么围棋里面对“权重”的选择就绝对是人工智能范畴了。一台有“智慧”的汽车是不是还叫汽车暂且不论,我们已经可以期待《第五元素》里造就预告过的出行方式了。
它都有“脑子”了,那么我们就让脑子在路上休息吧。预言称:无人驾驶汽车可能在20年内广泛运用。这,也必须信,资本市场的动作已是明证——挣钱就靠前瞻。
目前的理论是:无人驾驶汽车依靠人工智能、视觉计算、雷达、监控装置和全球定位系统协同合作,通过整个行驶系统的中央服务器伺服终端实现无人驾驶,在没有任何人类主动的操作下,自动操作机动车辆,实现更高级别的迅捷安全出行。我们可以想象此情此景了——出门,上车,睡觉,到达。感叹:在车上终于可以畅饮的时代到来之时,可酒精已悲催的被定义为绝对有害物。
曾有互联网大佬一冲动来了一回日常路面的“无人驾驶”,有些无知的知法犯法。更多的无人驾驶技术还在实验中,我们远没有资本那么冲动的加速冲刺到明天。